盐碱地改良技术成功的评价标准是什么?

 多次看到权威媒体,如央视、新华网、人民网等报道盐碱地改良技术获得突破的新闻,可是在生产实践中却发现这些改良技术极少甚至没有得到应用,没有为国家和基层百姓带来真正的价值,问题出在哪里呢?笔者认为问题出在国家目前没有明确的盐碱地改良技术成功评价标准,因为没有统一的评价标准,所以就会出现盐碱地改良技术新闻报道乱象,盐碱土壤改良市场乱象,甚至导致劣币驱逐良币的可悲局面。

 笔者作为民营企业的技术负责人,专注从事盐碱地改良二十二年,全国各地累计改良盐碱地面积百万亩以上,我认为盐碱地改良技术成功的评价标准应从以下五方面着手制定,简单说就是快速、经济、高效、对环境友好、符合国家农业农村部规定。

 第一、盐碱地改良要快速,改良周期必须短。在土地整理已经结束、灌溉条件具备的情况下,中轻度盐碱地以及重度盐碱地改良周期都应该限制在一年以内。改良后当年种植适合当地的农作物,中轻度盐碱地能实现当年改良,当年达到中高产;重度盐碱地能实现当年改良,当年种植,当年达到中低产水平。如果改良周期为两三年甚至更长,都不应该认为是成功的盐碱地改良技术。这里需要补充的是,在没有灌溉条件的情况下,目前的技术可以改良中轻度盐碱地,不能够改良重度盐碱地。

 第二、盐碱地改良要经济,投入要尽可能的少。只有改良成本足够低,盐碱地才能实施大面积的改良。生产实践中如果不限制盐碱改良投入,很多方法都可以改良盐碱地,比如常用的换土法、压沙法、大量施用有机肥或者脱硫石膏等,这些方法一亩地物料、人工的投入普遍在千元以上,甚至几千元,这样高的投入限制了盐碱地的大面积开发利用。笔者认为中轻度盐碱地改良土壤调理剂加人工的费用要控制在100-200元,重度盐碱地改良土壤调理剂加人工的费用要控制在300-500元,极重度盐碱地改良土壤调理剂加人工成本要控制在500-800元。这样的改良投入费用已经证明是可行的,并且已经在全国大面积推广应用多年。如果投入超过这样的标准,都不应该认为是成功的盐碱地改良技术。

 第三、盐碱地改良要高效,主要体现为改良后土壤的含盐量或者酸碱度显著下降,土壤的团粒结构增加,透水、透气性增强,作物出苗率、保苗率大大提高,产量明显增加,品质显著改善等。如果改良后土壤理化指标改善不明显或者增产提质效果不显著,都不能认为是成功的盐碱地改良技术。

 第四、盐碱地改良一定要利用对环境友好的技术。绝大部分盐碱地是从未被污染的处女地,如果通过绿色环保的改良技术来治理,后期可以有机会从事高端的有机农业。但如果用污染的办法改良,比如大量用脱硫石膏、磷石膏、粉煤灰或者硫酸铝等,改良后几十年甚至上百年内只能生产出低端的粮食或者农产品,因为土壤重金属含量超出一定的范围,生产出的粮食或者农产品无法达到绿色,更达不到有机标准。因此对土壤造成污染的盐碱地改良技术一定不能称为成功的盐碱地改良技术。

 第五、盐碱地改良产品一定要符合国家相关规定,否则不能推广、宣传。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农业部令第32号规定,用于盐碱土壤改良的土壤调理剂必须经过农业部肥料登记才可以宣传、推广,具体说就是改良盐碱地的产品需要经过大田试验、农业农村部组织专家评审等过程,获得登记才可以推广、宣传。目前市场上很多产品没有获得农业农村部登记却大肆宣传推广,严重扰乱市场,也违反国家规定,如果不加以制止,就会出现劣币驱逐良币的现象。因此利用没有经过农业农村部认证登记,不符合国家规定的盐碱地改良产品的技术方案也不能认为是成功的改良技术。

 笔者认为,只有同时满足上面五个要求,才可以认为是成功的盐碱地改良技术,才可以大力推广、宣传。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盐碱地改良来不得半点虚假,否则误国伤民。笔者希望所有关注盐碱地改良事业的国家机构以及相关专业人士能共同努力,尽早制定盐碱地技术成功的评价标准,一起推动国家在盐碱地改良领域的大发展,帮助国家解决粮食安全和土地安全问题!


本站使用百度智能门户搭建 管理登录
京ICP备05086114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