种子是稳产增产的基础,是国家粮食安全的关键。为解决瘠薄盐碱地的产粮难题,以中捷农科所为代表的农业科技工作者一直致力于种业创新,他们几十年来在漫漫育种路上不断求索,培育出更适合盐碱地的良种,让白花花的瘠薄地变身金灿灿的丰产田。
初夏时节,走进渤海新区黄骅市中捷产业园区,成方连片的旱碱麦田一眼望不到边,犹如为盐碱地铺上了一层“绿毯”。中捷农科所的农技人员穿梭于“绿毯”间,不时采下麦穗,进行抽检。
“现在主要是调查麦田里的杂株及病虫害发生情况。咱这边儿都是旱碱麦繁种田,麦田的长势及产量直接关系到今年秋播的良种供应。”中捷产业园区农务局相关负责人郭楠介绍,“去冬今春下了两场雪,春季又来了场‘及时雨’,现在地里麦子长得挺好,杂株和病虫害较少,今年产量应该低不了。”
麦田里生长的正是中捷农科所培育的旱碱麦良种“捷麦19”和“捷麦20”。这一季,中捷共发展了2.1万亩小麦繁种田,较上一年增加了0.6万亩。这些良种凝结着一代又一代农技人员的努力,孕育着将盐碱地变身“米粮川”的希望。
摄影:刘凯
1956年,国营中捷友谊农场成立,农场人开始垦荒种麦,当时种植的小麦是当地农家品种,到1961年五年间平均亩产仅31公斤,小麦生产现状倒逼农业技术人员反思,一定要走自主繁育农作物种子的路。
1964年,中捷友谊农场创建农业试验站后,在中国科学院遗传研究所旱地小麦育种专家的支持下,引进了科遗系统小麦材料50余个,经过多年种植筛选,确定科遗26、29两品种,但引进良种种植不是长久之计,农作物品种更新换代的步伐很快,要想在盐碱地上实现小麦丰收,就必须选育出真正适宜本地气候、土壤状况的小麦良种。
1978年,国营中捷友谊农场农科所正式成立,农科所立足本地旱薄盐碱地的现实,开始选育优质旱碱麦品种,希望通过自主研发提高小麦产量和质量。1982年,科研人员利用有性杂交技术经过7年时间选育出了“冀麦32”。1992年“冀麦32”通过了河北省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冀麦32”的推广替代了原种植的其他小麦品种,使小麦亩产达到了150公斤。
资料图
随着品种的不断更新换代,“冀麦32”在种植过程中株高过高、易倒伏等问题逐渐显现,已经无法满足生产上的需求。为了选育更适宜的“矮个子”麦种,农科所技术人员扩大观察范围搞调查比对,到“冀麦32”大田中进行地毯式寻找。1997年,经过反复的优中选优,他们最终获得500个变异株单穗,通过等距播种、去杂去劣、单行单收,进行室内考种选择,比对株高、节长、壳色、千粒重等,将表现较好的种株作为培育下一代的母株再次进行杂交,如此反复,终于筛选出20个优良株系出圃,经过多年的品比试验、生产试验,终于选育出更加适宜盐碱地种植的小麦品种——“捷麦19”。2015年9月“捷麦19”通过河北省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捷麦19”属半冬性中熟品种,株高比许多老品种降低了10至15厘米,秸秆也更加粗壮。它扎根的本领也更好,根系深度比普通小麦增加0.3至0.5米。亩均产量增加到260公斤,抗旱性、抗病性、耐盐碱、抗倒伏等方面表现更加优秀。
“捷麦19”的成功选育振奋人心,为了加快旱碱麦良种“破壳”,农科所在“捷麦19”育种工作启动两年之际,开始搜集材料进行杂交育种。不同于系统育种,杂交育种是人为将小麦的母本、父本材料进行杂交,各取其长,培育出优秀品种。2004年,农科所技术人员经过6年的不懈努力,培育出了相对稳定的母本材料,并在无边无际的麦田中“淘”来了优质的父本材料,2021年培育出了旱碱麦新品种“捷麦20”。相较于“捷麦19”,“捷麦20”生育期短,可以减少干热风对千粒重的影响,亩产又能提高50公斤左右。
以科技创新为引领,以培育良种为支撑,渤海新区黄骅市广阔的盐碱地上涌动着农业现代化发展的“新希望”。2023年,全市100.2万亩旱碱麦获得丰收,亩产达到245.4公斤、总产达到24.5万吨,较上年分别增长22.1公斤和2.13万吨,秋播旱碱麦达到154.7万亩,种植面积扩大了54%。在这里诞生的“捷麦19”“捷麦20”旱碱麦良种,已深深扎根在沧州运东及天津、山东甚至是新疆等地的盐碱地上,让旱碱麦装满一座又一座粮仓。
一粒小小的麦种蕴含着无穷的能量,它走过了春夏秋冬,走过了世纪更迭,走进了希望的田野。渤海新区黄骅市将继续做好盐碱地特色农业这篇大文章,研发选育更多更优的旱碱麦良种,用实际行动守护国家粮食安全,种好中国粮,端牢中国饭碗。
原标题:《盐碱地上好“丰”景 | 一粒麦种的“成长之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