齐鲁网·闪电新闻4月28日讯 河与海的交融激荡,造就了黄蓝交汇的壮丽奇观,也给东营带来了800万亩盐碱地。“十年九不收,糠菜半年粮”的盐碱地让老一辈土里刨食的东营农民有说不出的心酸和无奈。为改变这一现状,青岛农业大学资源与环境学院“障碍土地修复与可持续利用”团队利用15年时间在东营盐碱地辛勤耕耘,开展盐碱地综合利用及生态农业研究工作,为保障国家粮食安全、端牢中国饭碗,作出贡献。
崔德杰教授是一个擅长和土地打交道的人。2008年,他带领“障碍土地修复与可持续利用”团队入驻东营利津县毛坨村,成为第一批在盐碱地上干事创业的青农人。“土生万物,土地是最重要的农业资源。我们是学校第一批入驻东营的团队,2008年,从盐碱地改良开始,就深深爱上了这片土地。”崔德杰教授说道。为了找到盐碱地改良的关键,团队师生和毛坨村老乡打成一片,同吃同住同下地,先帮助老百姓解决实实在在的收入问题。
资源与环境学院青年教师柳新伟是随团队第一批进驻东营的成员。2013年,他和辛言君、李旭霖两位成员,一起将“棉花轻简化施肥技术”的推广作为突破口,在东营开展土壤改良试验。“棉花是盐碱地传统的种植作物,我们从施肥方式上入手,筛选了两种控释性肥料,使它在土壤中缓慢释放。这样既可以保证棉花产量在150公斤以上,又能够减少环境的污染,农民的积极性非常高。这对于我们后期其他土壤改良技术的推广,都起到了很好的示范作用。”柳新伟说道。
采用秸秆还田,腐煮制成专用有机肥,不仅能够节省成本,还提升了土壤肥力。筛选的耐盐牧草品种实现了一年两季种植后,让村民的收益也成倍增长。一系列盐碱地生态农业发展模式开始陆续在村里示范推广。“青岛农业大学的团队来到后,极大地改良了我们的盐碱地,之前不长苗的地方现在也出苗了。我们的收入大大地增加了,我们农民现在也富起来了。”村民李贵民高兴地说道。盐碱地治理是世界性难题,土壤含盐量高的问题即使一时得到解决,后期管护利用不到位,盐碱化就可能反复发生,因此需要持续投入,久久为功。
15年间,团队12名专家教授和36名研究生坚持奔波于青岛和东营两地,为了保证科研教学两不误,师生一天往返600公里已成为常态。经过多年攻关,盐碱地上的辛勤耕耘终于结出硕果,团队推广技术共计改造盐碱地15万亩,为当地累计节水10多亿方,直接经济效益超过8亿元。团队成员主持及参与相关国家、省部级科研课题20余项,发表学术论文100余篇,荣获山东省科学技术进步三等奖2项、山东省教委科技术进步一等奖2项。2023年,团队负责人崔德杰教授入选国家盐碱地综合利用技术创新中心专家。
开展盐碱地综合利用,对藏粮于地、藏粮于技具有重要战略意义。土壤改良考验的是科研人的耐心、意志和信念,青岛农业大学资源与环境学院师生接力耕耘,将在这场和盐碱地的持久战中,薪火相传,砥砺前行!
闪电新闻记者 苏佳 报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