编者按:红黄蓝绿黑,五色绘河口。即日起,大众网·海报新闻从五个维度,聚焦河口区红色革命历史、黄色农业农村提档升级、蓝色海洋高质量发展、绿色生态环保、丰厚的黑色石油资源等领域,推出“五彩河口”系列报道,展示高水平现代化强区建设新局面。
大众网记者 李梦雨 李江峰 东营报道
云开雾散,阳光遍洒。田连阡陌,岁丰年稔,在东营河口处处能感受到农业发展的勃勃生机。
这是一片希望的热土。在河口这个年轻的城市背后,是得天独厚的自然资源、人文历史,是厚积薄发的后发优势。在党的坚强领导下,看大地发生了沧桑巨变、展现出新貌新颜。
初秋时节,在-7℃的河口区渤海圣丰种质资源库,3600多份大豆种子在整齐划一的种子柜中“沉睡”;在25℃的气候室内,一株株豆苗郁郁葱葱……圣丰种业看起来不像企业,更像是一家科研院所。总经理高林认为,推进种业创新,企业必须依靠人才和科技,走自主研发之路。
2022年,河口区依托得天独厚的盐碱地资源优势,携手渤海圣丰种业合作建立黄河三角洲耐盐碱大豆产业创新中心,共同建设国家耐盐碱大豆种质资源研发基地和耐盐碱种业应用示范区,全力打造黄河流域耐盐碱大豆种质资源培育和产业创新高地。目前,黄河三角洲耐盐碱大豆产业创新中心已先后建成建筑面积4000㎡的种子智能加工厂一座、建筑面积1200㎡的生物育种实验室与种质资源库一座和耐盐碱大豆育繁推基地一个,种植耐盐碱大豆试验品种300多个。
在这片含盐量很高的土地上,“种子芯片”研发正不断结出硕果。
目前部分耐盐碱作物的种子已经从实验室走到了田地,进入到推广应用阶段。在耐盐碱大豆刚刚“出走”和“扎根”的初期,这条路走得其实并不容易。渤海圣丰种业做耐盐碱大豆种植示范,邀请农户观摩,开展线上线下培训,一些人的顾虑消减了,培育好的种子也开始慢慢走向田野。在义和镇仁和新村六顷五村,耐盐碱大豆的出苗率能够达到80%以上,经济效益在1000元左右,种植大豆的村民达到80%左右,村集体收入提高六七万元。
除了大豆外,如今在河口区的盐碱地上,小麦、甘薯等作物也在蓬勃发展。河口区将持续挖掘盐碱地开发利用潜力,立足生态高效的原则,大力发展盐碱地特色农业,推动产业规模持续壮大、产业层次和效益持续提升,促进河口农业高效可持续发展。
在“一粒种子”上下更大功夫、做更大文章,河口,让人民吃得更好,把一日三餐的饭碗端得更牢。
育种已经初见成效,但是好种也需配好地。如果能将盐碱地的土壤加以改善、降低盐分,逐步变成更适合耐盐碱种子生长的环境,更多的育种成果就可以在这里生根发芽。2022年,河口的耐盐碱大豆亩产已经达400斤以上。盐碱地是怎么变成“大粮仓”“聚宝盆”的?
盐碱地之所以被称为“不毛地”,原因之一就是因为土壤中高浓度的盐分会影响作物对养分的吸收。同时,板结不渗水的土壤,也使作物难以向下扎根,即使种下去也很可能难以存活。
“将重盐碱性土地改良为适于种植的优质田地,具有化腐朽为神奇的特殊意义,就像传说中阿里巴巴喊‘芝麻开门’涌出无数宝藏一样。”山东合悦农业科技有限公司项目经理张帅自豪地说。
河口区地处黄河入海口,盐碱地多达69.72万亩。过去这些盐碱滩涂只能用来晒盐、养鱼,如今是进一步发展粮食生产、保障农产品供给的战略资源。
通过实施水库蓄水—管道供水—沟渠排水的“灌排分开—暗管排盐”模式,不仅减少了输水途中水蒸发和渗漏,且外排水含盐量由传统淡水泡田压碱模式的15‰提高到30‰,治理成效明显提升。
针对全区盐碱土壤有机质含量低、土壤结构差等问题,河口区还探索建立了以沼渣、牛粪、耐盐复合微生物菌剂为主的土壤质量提升综合技术,可使盐碱土壤有机质增加、孔隙度增大、容重变小,土壤微生物活性增加,提高中重度盐碱地脱盐效率。
改良盐碱地的方法越来越多,土壤里的盐分也越来越少。“不毛地”正逐渐被改造成“聚宝盆”,聚的是多管齐下的方法,是从“活不了”到“赚不少”的信心,也是更多人努力探索盐碱地综合治理的希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