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土岗海子井村:一方盐碱地将迎来“春天”

“过去这里是一片大草湖,什么也种不了,只能撂荒,今年开春,这片地就要不一样了。”白土岗乡海子井村民马金成指着眼前一览无余平坦的土地满怀期待地说道。

据了解,海子井村1队有300亩连片的盐碱地和撂荒地,一直困扰着村“两委”和村民。为激发盐碱地开发利用潜力,增加有效耕地面积,自2022年开始,海子井村就开始谋划争取项目资金,实施盐碱地排水工程及农田水利工程。

来到海子井村1队农田水利工程施工现场,记者看到,几辆机械穿梭在空旷的土地上,施工人员正忙着平整,目前盐碱地排水工程已完工,农田水利工程也进入收尾阶段,预计2月底完工。

“我的7亩多地也在这片区域,过去原本种水稻、玉米,慢慢地水都漫下来,形成了湖,什么都种不成,就撂荒了10多年。”村民马金成说。

因这片农田地势低洼且没有排水沟,随着灌溉和降雨,农田内多余的水分不能及时排出,导致农田内地下水位升高,逐渐形成盐碱地,农作物难以生长,不仅造成土地浪费,百姓收入也减少。

“除草、清淤、排水、填方垫高,过去这里是最低点,水都有1米多深,自去年7月起,我们就开始挖沟排水,挖机下去陷得好深,最后没办法就选在最冷的天气才施工。水排完后,今年1月初,又开始实施农田水利工程,已经干了20多天,目前已经接近尾声。现在这个田加高了2米左右。”海子井村委会委员马耀明介绍道。

“好地种好粮”今年2月底项目完工后,低洼不平的土地将被平整、新修建的水渠将水流通畅,农田也不再“只灌不排”,经过2至3年,300亩土地将从撂荒地变成高产田,为村民增收和发展壮大村集体经济打下基础。

“海子井村将采取‘党建+合作社+村民’的发展模式,将村民的闲置土地流转到合作社,由合作社统一种植玉米、青贮饲草等经济作物。”海子井村驻村第一书记徐芃说。

下一步,海子井村将坚持党建引领,以项目资金带动,建设蓄水池,采用滴灌的方式,探索大棚种植,不断盘活闲置土地资源,发展壮大村集体经济,实现村民收益、村集体经济发展、撂荒耕地复耕复种多赢,为乡村振兴蓄势赋能。

记者:路圆 马双

本站使用百度智能门户搭建 管理登录
京ICP备05086114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