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生态荒漠到沃野千里,山东盐碱地治理绘就丰收新画卷

9月的齐鲁大地,秋高气爽,在东营市河口区新户镇马家水库片区艾和村的农田里,一望无际的玉米不久就要进入成熟收获期。一阵风吹过,绿油油的叶子随风招展。眼前的景象,让人很难把这片沃野良田与荒草丛生的盐碱地联系起来。

由于靠海较近,地下咸水多,田地“近乎撂荒”,曾经,这里的村民过着靠天吃饭的日子,守着风沙漫天的盐碱地发愁。“现在通过实施盐碱地等耕地后备资源综合利用项目,耕地条件比过去好多了,粮食也能实现高产了。”艾和村村民孟令周说。

经过改良的盐碱地,玉米也能实现高产。

“盐碱地综合改造利用是耕地保护和改良的重要方面”“做好盐碱地特色农业这篇大文章”……近年来,山东省认真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重要指示要求,坚持“以种适地”同“以地适种”相结合,因地制宜、分类施策、科学治理,初步探索出一条具有山东特色的盐碱地综合利用之路。

在黄河三角洲农业高新技术产业示范区,盐碱土壤面积达43.97万亩,占总面积的80%以上,盐碱度从1‰到10‰梯次分布,覆盖了轻度、中度和重度3种盐碱地类型,是滨海盐碱地的典型代表。今年秋收季,这里的花生新品种实验基地传来喜讯。

在黄河三角洲农业高新技术产业示范区,渤海圣丰种业科技有限公司科研主管房姝婷正在观察大豆长势。

“在盐分平均含量3.1g/kg的盐碱地中,我们所育成的花生新品种‘花育9307’亩产荚果达到625.9公斤,实现了花生在盐碱地上丰收增产的目标。”山东省花生研究所副所长单世华介绍,“花育9307”是育种团队从收集保存的5000余份花生种质资源中挖掘出耐盐碱种质,通过搭配杂交组合,经系谱法选育,历经十余年培育而成,该品种含油量56.53%,兼具抗旱、耐涝、耐盐碱、抗叶斑病和锈病等特性。

盐碱地种植中草药蛇床子。

近年来,山东多地立足盐碱地实际,加强种质资源、耕地保护和利用等基础性研究,转变育种观念,由治理盐碱地适应作物向选育耐盐碱植物适应盐碱地转变。黄河三角洲农业高新技术产业示范区建成耐盐碱作物种质资源库,搜集保存耐盐碱粮食、油料、牧草、药用植物等种质资源3.5万余份。同时,应用国际领先的分子育种技术,将种子当作工业产品精准设计,在耐盐碱作物育种加速器进行迭代培育,育种速度是常规育种的2—4倍。建成国家农作物品种展示评价基地,筛选培育耐盐碱作物新品种(系)55个,大豆、田菁、水稻、毛叶苕子等18个品系进入国家、省区域试验。

盐碱地种植甜高粱。

同时,聚焦生物育种、产能提升、生态化利用等领域,山东加快构建自主创新体系,切实强化科技驱动力。落地了一批高能级平台,盐碱地国创中心总部引进各类专家团队108个,集聚科研人才1000余人。筛选培育小麦、大豆、水稻、高粱等耐盐碱新品种(系),推广面积800万亩,新增经济效益2亿元。围绕盐碱地地力提升与培肥、高效生态共生系统构建等,推广应用科研成果100余项。

盐碱地经过改良后种植食用百合。

在庆云县尚堂镇大郝村祥城水产养殖家庭农场,工人们正忙着起网收虾,现场热闹非凡。活蹦乱跳的对虾被捕捞上来后,经过装筐、过秤、装车,将运输至周边地区生鲜市场进行销售。“俺们村今年在盐碱坑塘里养殖白美对虾喜获丰收,预计今年产量在七万斤左右。”家庭农场负责人翟金城说。

大郝村盐碱地坑塘养殖白美对虾喜获丰收。

大郝村地邻渤海,是典型的海浸区,地碱水咸,全村50%的耕地是中轻度盐碱地,土地种植条件差,传统的、等粮食作物产量低。后来,这里开展盐碱地治理,兴修水利,引入黄河水灌溉农田,慢慢探索出了坑塘养殖白美对虾的模式。

养牛、养鱼、养虾……如今,更多的特色种养殖不断兴起,闲置的盐碱地变得忙碌起来。依托各地资源禀赋和产业实际,山东坚持宜耕则耕、宜草则草、宜渔则渔、宜林则林,深层次挖掘盐碱地增产潜力。目前,全省涉及盐碱地区域池塘养殖面积约200万亩,水产养殖产量180万吨,渔业产值超470亿元,罗布麻、中国柽柳等强耐盐碱植物种植面积发展到20万亩。

家庭农场负责人翟金城向记者展示收获的白美对虾。

耕地保护是“国之大者”。近5年来,我省共增加补充耕地指标24.36万亩,其中14.16万亩来源于盐碱地,盐碱地占比达58.13%,为全省守牢耕地保护红线和粮食安全底线,实现耕地总量“三连增”作出了重要贡献。

山东省将制订盐碱耕地治理、水资源保障等专项方案,加强水资源节约集约利用,加快关键技术集成创新,总结推广典型经验,探索不同类型的盐碱地治理模式,到2035年实现新增耕地24万亩、改造提升盐碱耕地410万亩。

盐碱地的华丽转身,不仅是一场科技的胜利,更是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生动实践。在山东,每一寸土地都被赋予了新的使命,每一片盐碱地都孕育着新的希望。随着治理工作的不断深入,山东盐碱地将成为保障国家粮食安全和推动农业可持续发展的重要力量,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贡献力量。

记者手记 让盐碱地成为耕地最大的增量

山东现有盐碱地近900万亩,这是一笔沉睡的宝贵资源,利用好这些土地,对于保障粮食安全、端牢中国饭碗意义重大。

近年来,山东从“改地适种”到“改种适地”,治理利用盐碱地的思路逐渐丰富,通过因地制宜、分类施策、科学治理,初步探索出一条具有山东特色的盐碱地综合利用之路。

事实上,盐碱地治理本就充满复杂性,需要考虑多个维度的效益,不仅要让盐碱地种出作物,还要从土壤有效保护和生产可持续的角度,保护好生态。因此,盐碱地治理要以科学技术为支撑,综合使用好化学、水利、农艺和生物等措施。

在这一发展理念下,山东盐碱地正在走分类开发的路子,重度盐碱地种植耐盐性强的植物,要以生态保护为主;中度的可搭配种植耐盐作物,如棉花、高粱等;轻度盐碱地可以开展粮油作物种植,提倡粮食作物与棉花、大豆等轮作,用养结合实现可持续发展。

昔日茫茫的渤海滩,如今已经迸发出新的活力。如今,齐鲁大地上的盐碱地上不只产粮食,科研人员正在培育耐盐碱中草药、牧草、林果等特色作物,发展适应不同盐碱梯度的植物新品种。盐碱地已经成为耕地“提质、扩容、增效”的重要来源。

(大众新闻·农村大众记者 张超 通讯员 马俊良 范鑫鑫)


本站使用百度智能门户搭建 管理登录
京ICP备05086114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