盐碱地种出新希望

滔滔黄河之水东流入海,在东营市入海口三角洲地带形成了800万亩重盐碱地。2021年10月21日,习近平总书记考察调研黄河三角洲农业高新技术产业示范区,强调“开展盐碱地综合利用,对保障国家粮食安全,端牢中国饭碗具有重要战略意义”,将盐碱地综合利用上升为国家战略。从2008年开始,青岛农业大学就将社会服务的目光投向黄河三角洲,发挥科技、人才和智力优势,扎根泥土、精准发力,让干枯的盐碱地上开出脱贫致富的幸福之花。

把论文写在大地上

八月底的黄河三角洲,王晶珊教授正仔细查看花生长势。这些培育在盐碱地上的花生品种,即将迎来收获的季节。

王晶珊是青岛农业大学农学院教授,也是东营盐碱地上小有名气的“花生专家”。开展花生耐盐鉴定和耐盐花生新品种选育,是她数十年如一日的坚守。“宇花18号”就是她和团队今年培育出来的新品种。

“ ‘宇花18号’是盐碱地比较有代表性的品种。”王晶珊指着手中的花生说,“它的特点是既耐盐,又高油,又高油酸。现在已经在全国很多地方推广应用。”

作为一所“农”字号大学,用科技致富的“及时雨”浇灌农田始终是青岛农业大学的追求。从2008年起,学校一批批专家教授作为山东省科技特派员,开始了在黄河三角洲的科技服务工作,把适合当地的技术和资源源源不断地带给盐碱地的老百姓。而王晶珊就是其中一员。她在进行花生育种的同时,还开展甘薯脱毒苗培育研究。由她独创的脱毒技术应用到实践中,既大大降低了生产成本,又增产效益明显,每亩增产20%以上。

种优则物丰,粮安则民安。在盐碱地开展耐盐碱种质资源选育,是学校落实“藏粮于地、藏粮于技”战略的重要内容。一系列耐盐碱农作物的新品种,相继在广阔的黄三角盐碱地上生根,发芽,开花,结出累累硕果。“青麦6号”耐盐碱小麦同样是其中的典型代表。2010年,农学院教授林琪带领团队驻扎盐碱地,开启了守望麦田的漫长努力。最终,突破山东小麦产量困境的“青麦6号”被选育出来,它在中度盐碱地亩产过千斤,被列为了国家渤海粮仓计划盐碱地小麦主推品种。如今,接过老师的接力棒,青农新一代小麦育种人又在风吹麦浪中,开启新的征程。“青麦11号”正是张玉梅团队为“青农牌”小麦增添的新品种。

“中国人的饭碗必须装中国粮。”作为青岛农业大学小麦抗旱耐盐育种与栽培团队的负责人,张玉梅介绍,他们现在主要想在新品种的选育,特别是机理研究、配套栽培技术等方面,全方位地进行技术的集成。张玉梅动情地告诉记者,“我们一定要把小麦育种的马拉松跑好。”

从“穷窝窝”里创造“毛坨模式”,到建设“花生小镇模式”,应用智慧农业,实现产业振兴……扎根盐碱地10余年,青岛农业大学的“土”专家们把论文写在了大地上、把汗水挥洒在了田野上、把科技送到了农民心坎里。

“搞农业的必须深入到田间地头 ,深入到实践当中,才能知道这些育种目标。最终目的干什么?还是为农业、农村、农民服务,为三农服务。”王晶珊教授深情地说。

拥抱挑战 服务国家战略需求再出发

服务国家战略需求,青岛农业大学迎难而上,拥抱新一轮黄三角开发的机遇和挑战。2020年3月,学校与黄河三角洲农业高新技术产业示范区管委会共建“青岛农业大学黄河三角洲盐碱地生态高效农业产业技术研究院”。以研究院为载体,学校规划建设了“一场”“一园”“七区”,凝聚科技创新力量,引领科技示范推广。如今,学校已经有30多个科研团队、215名教师入驻研究院,开展不同层次的科研项目研究。

暑假即将接近尾声,国家牧草产业技术体系岗位科学家、青岛农业大学草业学院副院长孙娟忙碌的工作却一直没有摁下暂停键,这天,她再次来到研究院的试验基地,迎接兰州大学远道而来的朋友。“今天兰州大学的两位教授来青岛农业大学草业学院,我们主要是探索一下两家高校如何依托兰州大学的全国重点实验室,和青岛农业大学的国家林业和草原局重点实验室,共同研究耐盐碱牧草方面的技术。”孙娟向记者介绍到。

2005年,孙娟作为山东高校的第一位牧草学博士,来到青岛农业大学,肩负起创建学校草学学科的使命,并带领团队向盐碱地改良的先锋植物——耐盐碱苜蓿的实验种植发起了攻坚。2021年10月21日,习近平总书记来到黄河三角洲农业高新技术产业示范区,提出殷切勉励:“18亿亩耕地红线要守住,5亿亩盐碱地也要充分开发利用。如果耐盐碱作物发展起来,对保障中国粮仓、中国饭碗将起到重要作用。”牢记总书记嘱托,孙娟和她的团队正在这条道路上奋力前行。“2021年,总书记来黄河三角洲视察的时候,看到我们种的苜蓿非常欣慰,他说在黄河三角洲这样的地方,就应该种植苜蓿、藜麦等这样的作物,这些作物是耐盐碱的作物,要从改良盐碱地向适应盐碱地利用这个方向来转变,我们恰好做了这样一件事情。”

2021年12月,青岛农业大学获批黄河三角洲草地资源与生态国家林业和草原局重点实验室,这是学校首次获批国家林业和草原局重点实验室。孙娟表示,将来他们想依托国家林业和产业局重点实验室,联合黄河流域其他省份的国家牧草体系试验站,协同开展创新中心。对不同区域做一个生态保护高质量发展的技术支撑方案,为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打造齐鲁样板。

现代草业的发展,需要的是具备信息技术的现代草业人才。在黄三角农高区的试验田间,草业学院的赵艳华老师正利用无人机航拍监测作物生长数据。

定位于培养“数字草业”人才,青岛农业大学将大数据、人工智能、物联网等课程融入草业科学课程体系的教学与实验实践各环节,从草本植物基因挖掘与种质创制等分子生物科学实验室,到“智慧牧场”草地生态系统田间实践基地,全方位培养草业信息技术专业人才。

纲举目张,如何为黄河三角洲注入更多人才资源?青岛农业大学也在不断探索拓宽育人载体。在盐碱地智能农业装备设计与产业化创新中心,学校“智能农机创新团队”的成员们正全力协助黄三角农高区筹建158基地、858基地、现代产业学院,开展适应盐碱地的智能农机装备设计与产业创新。作为国内大学生创新创业圈里知名度很高的团队,“智能农机创新团队”的成长就主要得益于机电学院开展的科研助理模式。

青岛农业大学机电工程学院副院长王家胜介绍:“研究生的培养,通常第一年在学校进行理论学习和课题的准备工作,第二年、第三年就直接进入实践基地,结合生产现场开展课题研究。把实践和理论更好结合,同时也为农高区发展提供人才的支撑。”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大力推进农业机械化、智能化,给农业现代化插上科技的翅膀。总书记的重视与期许,也激励着青岛农业大学充分发挥农业工程学科的优势和产业影响力,与黄河三角洲国家农高区开展深入合作,努力打破国内盐碱地智能农机装备产业化的空白。

“我们充分发挥学科优势和长期服务黄河中下游盐碱地理科技人才优势,坚持学科建设为引领,集聚整合创新资源,在保障国家粮食安全,实现农业农村现代化等国家战略中实现了新发展,为守护黄河安澜贡献了青农大力量。”青岛农业大学党委书记郭善利表示,“学校将不断提升服务黄河国家重大战略的能力水平,持续为黄河流域高质量发展和生态文明建设贡献青农大智慧和力量。”

黄河安澜是中华儿女的千年期盼。服务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教育大有可为。像青岛农业大学一样,如今,山东更多高校正主动融入、积极行动,扛起全面服务的使命担当,努力成为我省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的人才蓄水池、创新策源地和决策智囊团,为实现黄河国家战略贡献教育力量。

本站使用百度智能门户搭建 管理登录
京ICP备05086114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