村民在蔬菜大棚里劳作。
村民在大棚里打理火龙果树。第一次种火龙果,大伙儿都很尽心。
引进盛如意菌草(宁夏)科技发展有限公司后,通过发展产业,宝丰村村集体经济和群众收入均实现增长。
新建的温棚里,妇女们在起垄。
农户为番茄打秧。西北冬天虽冷,但日照时数充足,中午棚内超过30摄氏度,需要开帘透气降温。
冬季里乡村的温度,不仅来自新建的温棚,还有发展产业的热情。
2023年,平罗县宝丰镇宝丰村村集体收入达到了75万元——而在3年前,村集体经济收入还不到5万元。如何实现3年收入翻了15倍?记者来到宝丰村菌菇种植示范产业园一探究竟。
在新建的温棚里,5名妇女正在撒肥、起垄。村民马凤娟说:“以往9月份收割完玉米,人就闲了,一个冬天过去,人都吃胖了。这两年有了村集体的大棚,姐妹们出来唠着嗑、干着活,心情好,钱也赚了。”
“现在出来干活,回去还得做家务,比以前不是更辛苦了?”记者问。
“咦,你放心,啥也不耽误,干活给人长精神呢,卡上有钱,心里有底气,衣服、首饰和化妆品买起来,想咋花咋花。”马凤娟说。
温棚内外温差大,土壤更有区别:棚外的土地板结泛白,是原始的盐碱地;棚内是蓬松肥沃的赤土——宝丰村致富的秘诀,正是盐碱地改良。
“自从有了盐碱地改良项目,相关部门、高校纷纷来研究、投资、做试验,荒地变良土,冬天人都不得闲。看着邻居进账,懒人都蹲不住了。”平罗县宝丰镇宝丰村党支部副书记米建平说。
除了菌菇,产业园里还种植了草莓、火龙果、芹菜、番茄等。走进高标准新材料温室大棚,哗啦啦的水声不绝于耳,这是挂在北墙上保温带里的水在循环。棚内东西两侧有两排圆柱,那是地暖在加温。草莓在基质栽培枕里茁壮生长,每一块“枕”都有管道与施肥机相连。
“像这样的大棚,村集体共有64座,另有冷藏保鲜库、分拣、烘干车间各一栋。今年还计划把鱼菜共生也搞起来,让村集体经济发展加速。”米建平说。(记者 王晓龙 白 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