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经7年,傅廷栋院士领衔,让油菜花开盐碱地

“饲料(绿肥)油菜能够修复改良盐碱地,为我国增加土地供给、扩大油料产能,提供了非常好的技术支撑。”3月29日,在华中农业大学召开的“北方一熟区耕地培肥与合理农作制”项目验收会上,全国农业技术推广服务中心王积军研究员给予项目如此评价。

“北方一熟区耕地培肥与合理农作制”是由中国工程院院士、华中农业大学傅廷栋教授主持的公益性行业(农业)科研专项,项目始于2015年,期间有甘肃农科院旱地农业研究所、内蒙古农业大学、石河子大学、中国农科院农业资源与农业区划研究所等15家单位的科研人员参与项目的研究与示范。


傅廷栋院士在国家油菜工程技术研究中心试验田内开展科学研究。刘涛 摄

农业农村部科技教育司组织该项目的评审,对项目取得的成果给予充分肯定。在北方一熟区开展轮作复种及配套技术、土壤定向培肥技术、农闲复种饲料(绿肥)油菜及加工利用技术研究与示范,形成了“北方一熟制地区秋闲耕地复种饲料、绿肥油菜综合利用技术”“利用耐盐碱油菜修复与改良盐碱地综合技术”及“北方一熟区基于扩容增库的土壤定向培肥关键技术集成”等三个标志性成果。

傅廷栋说,饲料原料缺乏是我国发展畜牧业的主要“卡脖子”问题之一,急需找到一种高效、低耗、不影响粮食生产、可持续发展,有助于农民增收的饲草供应途径。“北方一熟制地区秋闲耕地复种饲料、绿肥油菜综合利用技术”成果可极大缓解我国北方青饲料不足的问题。

“利用耐盐碱油菜修复与改良盐碱地综合技术”修复盐碱地效果明显。傅廷栋院士表示:“种植油菜同时具有‘利用’与‘改良’盐碱土的特殊优势,是改良盐碱地最有前景的大田作物。”

而“北方一熟区基于扩容增库的土壤定向培肥关键技术集成”则聚焦我国北方地区因光、热、水、土资源条件所限导致的长期以来种植结构单一、施肥结构不合理、秸秆腐熟慢还田难、农田土壤生产力水平偏低等问题。

新疆农业科学院许咏梅研究员告诉记者,综合麦后饲料油菜栽培技术、林果间作饲料油菜土壤培肥等各类技术,5年时间里,他们在南疆地区累计示范面积54.8万亩,其中,油菜类的技术累计增收超2000万元。“目前,仅阿克苏地区,林果间作的饲料油菜已扩大至200万亩以上。”许咏梅说。

专家组认为项目全面完成了任务书中规定的各项考核指标和研究任务,与我国油菜、肉牛和肉羊产业技术体系等建立了良好的合作关系,有利于我国“三北”地区农业农村经济发展和社会稳定,有利于农业可持续发展,经济、社会和生态效益显著,应用前景广阔,一致同意通过验收。

来源:科技日报


关键词:盐碱地 盐碱地改良 盐碱地治理 盐碱地种植 盐碱地修复

本站使用百度智能门户搭建 管理登录
京ICP备05086114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