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唤醒”盐碱地 旱碱麦产量连年“步步高”

央视网消息:开展盐碱地综合利用,是一个战略问题,必须摆上重要位置。要发挥科技创新的关键作用,做好盐碱地特色农业这篇“大文章”。经过多年的盐碱地整治和小麦品种选育,如今,在河北沧州,旱碱麦种植面积已经超过了100万亩。眼下,正值麦田管理的关键时期,沧州黄骅市正组织农技人员深入田间地头,全力以赴保障旱碱麦丰收。

河北沧州:旱碱麦长势喜人丰收在望

在河北沧州黄骅市旧城镇仙庄片区7600亩的旱碱麦田里,满眼青绿,小麦长势喜人。目前,是小麦病虫害防治的关键时期,农户们在农技专家的指导下,进行“一喷三防”工作,确保小麦稳定生长。

村民杨坤升今年64岁。从前,麦季的收获关系着一家人的口粮和家用。土地盐碱化,亩产量不高,一家人干得多、挣得少,经常靠打短工补贴家用。

据了解,2023年渤海新区、黄骅市旱碱麦播种面积60多万亩,预计亩产229公斤以上,总产量预计达14万吨,预计比去年增产一成以上。我国可利用的盐碱地约5亿亩

盐碱地在全世界分布广泛,一度被称为土地的“绝症”。我国盐碱地面积约15亿亩,其中,可利用的盐碱地约5亿亩。唤醒这一“沉睡”的资源,可有效提高土地增量,实现耕地资源扩容、提质、增效。实施多项技术标准 改良盐碱地种植增产

2013年,科技部、中国科学院联合环渤海河北、山东、辽宁、天津4省(市),启动了“渤海粮仓科技示范工程”。沧州市地处渤海之滨,土壤盐碱化程度高,小麦丰产难度大。当地农技人员围绕旱碱麦种植中的“种、肥、播、管”等重点环节,实施了30项国家和行业技术标准,旱碱麦产量连年“步步高”。其中,沧州渤海新区、黄骅市常年旱碱麦种植面积约61.8万亩,总产量达13.26万吨。

而特殊的种植条件,也造就了旱碱麦独特的品质。钾钙镁铁锌含量高,蛋白质含量高达13%—16%,吃起来麦香味儿浓。这也实现了藏粮于地、藏粮于技,对于端牢中国饭碗、保证粮食安全意义深远。

本站使用百度智能门户搭建 管理登录
京ICP备05086114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