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着气温回升,兴安盟袁隆平院士工作站科右中旗耐盐碱水稻科研基地里,水稻的育苗工作正在如火如荼进行中,科研人员将千余份实验稻种均匀播撒在秧盘中。
“基地从2019年开始筹建,面积从500多亩逐渐扩大到如今的1847亩,水稻产量连续五年突破500公斤,同时示范带动周边合作社种植2000亩。”基地负责人杨忠一边查看整齐摆放的育秧盘一边介绍说,“别看现在的水稻育秧工作热火朝天,但在几年前,这里由于土壤盐分太高,很多都是撂荒地。”
盐碱地是土地顽瘴痼疾的“牛皮癣”,却也是极具潜力的后备“新粮仓”。兴安盟是国家重要的农畜产品生产基地,现有耕地2302万亩,有盐碱地等后备耕地10余万亩。2023年,兴安盟生产了全国百分之一的粮食,产量达到135.6亿斤。
从白茫茫的盐碱地到金灿灿的水稻田,自2018年引进袁隆平院士专家工作站以来,兴安盟历时6年打造出耐盐碱地水稻试验基地,形成了一套兴安盟盐碱地水稻栽培模式,走出了一条北疆盐碱地生态治理的新“稻”路。
“通过几年的土壤改良治理,这里的盐碱地也正逐渐变为良田。”当大地开始变得生机勃勃,湖南杂交水稻研究中心技术专家裴又良又一次来到科右中旗的盐碱地,开展科技攻坚行动。“我们在搜集、筛选耐盐碱水稻种质资源的基础上,创新选育出适宜当地生态环境的耐盐碱水稻新品种,并建立与之配套的高产栽培技术模式,实现盐碱地的高效利用,为盐碱地种植水稻提供科技支撑。”裴又良说。
近年来,随着国家杂交水稻工程技术研究中心兴安盟分中心、国家耐盐碱水稻技术创新中心兴安盟分中心、国家耐盐碱水稻技术创新中心兴安盟试验基地等高层次科研和产业化平台相继落户,兴安盟农业科学技术集成转化、水稻生产和耐盐碱水稻研究水平进入全新高度。该盟先后实施了“北方寒地水稻及区域耐盐碱水稻提质增效关键技术研究与集成”等科研项目,培育出兴粳6号、兴粳17号耐盐碱品种2个,筛选出兴隆41、兴隆261等耐盐碱新品系20余份,累计推广新品种、新品系、新技术13项,推广面积近60万亩,帮助7.5万名稻农年人均增收3000多元。
在科右中旗耐盐碱水稻科研基地育秧大棚里,几位农牧民正在科研人员的指导下忙碌,巴彦淖尔苏木巴彦塔拉嘎查的额尔敦就在其中。“我在科研基地干活有5年了,家里活不耽误,在基地里一年还能挣4万多块钱。”额尔敦说,自从种植水稻后,周围的生态环境改变了,风沙小了,鸟也多了。
“基地里插秧、耙地、收割等农活都需要雇佣工人,带动了不少周边农牧民就业。”杨忠说,每年在基地干活的农牧民有200余人,基地工作人员还会为周边农牧民提供技术支持,帮助农牧民改良盐碱农田,实现增收。
4月14日,蒙东黑土地保护研究中心、蒙东盐碱地治理研究中心在兴安盟正式落成运行,标志着该盟将围绕系统解决黑土耕地土壤侵蚀、地力退化、盐碱化和高效利用不够等课题,深入开展科研攻关,加快探索形成不同生态区域黑土地有效保护利用、盐碱地综合治理的技术路径。
“我们要充分考虑盐碱地的特殊性,以种适土、以土适种,结合黑土地保护、防沙治沙工程等,综合开展盐碱地改良利用,实现多个生态系统的协同修复,在兴安盟科右中旗开展相关的实验示范和推广工作。”中国科学院东北地理与农业生态研究所所务委员、科研处处长李禄军说。
眼下,兴安盟正因地制宜采取借“光”治碱、生物治碱等方式,探索运用风电光伏、“草光互补”和科学种植适生特色植物、饲料作物,对盟域内白颜色盐碱地进行有效治理。同时,推进“水系连通”项目,结合水美乡村建设,实现盐碱地重点区域河湖库连通,改变盐碱形成环境,促进生态修复,通过粮经饲统筹,实现盐碱地综合高效利用。(内蒙古日报·草原全媒记者 高敏娜)
来源:草原全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