由昌邑市卜庄镇区出发向东南方向行驶2公里,视线陡然拉高:平坦的田地上“长出”大片现代化新式大棚,这里就是该镇白衣庙村的大棚种植项目区。
姜保垒正在察看黄瓜苗长势。
5月16日,记者走进种植户姜保垒的大棚时,他正在察看今年第二茬黄瓜小苗的长势。“我以前在企业打工,最多就是年收入4万元。2020年,来项目区承包了一个大棚种水果黄瓜,如今已加到4个棚,现在一个棚的年纯收入就过了4万元,比上班强多了。”说起种大棚的好处,姜保垒脸上笑意满满。
在白衣庙村大棚种植项目区,像姜保垒这样种植的大棚有70余个。棚内分别种植着西红柿、辣椒、黄瓜、葡萄等,每个棚年均纯收入在3万元至12万元之间。依靠大棚项目,本村及周边不少村民走上了致富路。
棚内的西瓜长势良好。(资料图)
而在前几年,因为水资源短缺,土壤盐碱化严重,收成不高,该村及周边村庄村民种地积极性一直不高,家庭主要收入靠外出务工或传统养殖业。如何让贫瘠的土地产出更高经济效益?该村经过多次考察学习,最终决定建蔬菜大棚,发展高效农业。
2018年,借助上级产业扶贫资金支持和该村的昌邑新科技专业种植合作社自筹资金,该村投资300余万元的温室蔬菜大棚项目正式启动。“解决资金问题后,我们通过和农业研发中心、知名蔬菜生产集团建立合作关系等方式,又解决了管理技术不足、销路不稳定等难题。采用水肥一体化技术,有效克服了水资源短缺,达到绿色施肥、绿色防虫、绿色无公害的目标。”
白衣庙大棚项目区。(资料图)
村党支部书记张国华告诉记者,当年8月份,利用流转土地作为实验田,首批建成8个蔬菜温室大棚。从2019年起,根据市场需求发展特色种植,分两期建设占地千亩的大棚项目,种植西红柿、黄瓜、辣椒、黄桃、葡萄、火龙果等,目前已建成70余个大棚,带动种植户人均增收4万元,为村集体增收20余万元。
潍坊日报社全媒体记者: 张伟丽/文
关键词:盐碱地 盐碱地改良 盐碱地治理 盐碱地种植 盐碱地修复